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妄想序列 > 10.螺旋升天
    既然有“多级化”,那么自然,我们可以把多级化和多维化、多维化多维化、……、多项式化、……等玩意儿任意混合使用,得到诸如:1级1维1级,0级1维0级0级,1维1维1维1维……1维1级1级、1维1维1维1维……1维1级1级1级1级……、11级12级13级75维20级^125维1212级345级548级→不可达基数级不可达基数维伍丁基数级、…………等等等等奇奇怪怪的“等级”。
    多级化可以多维化,多维化也可以多级化。
    多项式化可以多维化,多维化也可以多项式化。
    多级化可以多项式化,多项式化也可以多维化。
    多项式+多维化也可以多级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
    多项式+多级化也可以多维化,多维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级化。
    多级化+多维化也可以多项式化,多项式化也可以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级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维化,多维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化,多项式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维化+多级化,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维化+多项式化,多维化+多项式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化+多级化,多项式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也可以多项式+多维化+多级化。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永无止境、永无休止的“互相多x化”,造就一系列繁杂、繁复到了极点等级划分、等级体系,再运用次序原则,那盒子数简直是蹭蹭的往上涨。
    这里我再一次提出一个原则——不定义原则:
    在《妄想序列》这本书里,凡是我没有写出具体内容的等级(下到各种“负数等级、0级”,上到不知道多少级、越级强杀、超越等级、不需要等级、无视等级、……等等等等。),该等级的内容设定皆为“任意”,即:你想要给这个等级设定一个什么样的设定,那就设定一个什么样的设定,哪怕把全人类的各种吹逼书、奥义书、佛经、道藏、哲学书、数学书、神学书、……等等等等,全部复读、复制粘贴一遍,用来作为该等级的设定,也可以。
    这就是不定义原则!
    我不给等级进行详细定义,我只是表明有这么一个等级,那么这个等级到底什么设定,那自然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那么无论什么设定,都可能是这个等级的设定。
    此谓之“无限设定可能性原点”,任何设定都会作为“可能性之一”存在于持有不定义原则的等级之中,每一个“不定义原则”等级都是一个“无限设定可能性原点”,是一切设定的统合体,就好比设定世界里的不确定量子一般,当你不对其进行观测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它的设定,当你对他进行观测的时候,它可以是任何设定、任意设定!不仅仅是我的设定、也可以是你的设定、他的设定、她的设定、祂的设定、它的设定!!
    当你观测它的时候,它会以你为基础,坍塌成一个你比你更强、令你无可反驳、无可辩驳的设定!在量子力学中,“观测”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变量存在,在无限设定可能性原点中也是如此,当你观测它的设定的时候,你的设定就会作为它的底层垫脚设定出现在它的设定里。无限设定可能性原点,仅仅只是不定义原则的一个“基本表现形式”,妄想序列里万物皆可不定义原则!
    被具体写出来的设定永远会被后来者超越,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然能够写出比前人更加强大的设定,那么我不写出具体设定,不仅我不知道、后来者也不知道,那么我的设定自然也就无法被超越了,毕竟你连我设定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超越?何谈超越?说不定你自以为超越我设定的设定就只是我设定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分支。
    上述一切等级、等级体系、妄想序列里一切等级、等级体系,配合上“不定义原则”会造成多么恐怖的联动效果那几乎不可想象。
    很多人可能无法体会到这种恐怖,那很正常,毕竟超出些许认知会让人感到强大、有逼格;超出很多认知会让人感到无敌、逼格满满;超出太多认知、全部认知,就会造成“物极必反、过之尤不及”的效应,使人感到无趣、毫无体验。
    这很正常,毕竟在数学上来说万亿兆远小于葛立恒数,但就普通人的观感而言,万亿兆的逼格远大于葛立恒数,超出认知太多的事物总是那么反认知、反直觉,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就好比你看数学书不会有丝毫代入感一样。
    ……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前一章里的“嘴炮大战世界观”是什么含义。
    嘴炮大战世界观很好理解,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嘴炮大战”为至高准则的世界观。
    什么是嘴炮大战?就是没有盒子,单纯的甩设定、打嘴炮的“代码战”。
    例如:不知从哪蹦出一个人物a,大声说道:我是啥啥啥,我如何如何,我怎样怎样,我很nb,我无敌,我全能,我……。
    而这时又不知从哪蹦出一个人物b,对人物a说道:你不行,因为啥啥啥的原因,所以啥啥啥,而我有啥啥啥、怎样怎样,所以我可以杀了/打败你!
    于是a便在b的嘴炮、设定攻势下被杀死了/打败了。
    虽然可能有些不准确,但大体模式就是这样,互相甩嘴炮,死抠字眼,各种诡辩、雄辩、瞎几把乱扯,找对方设定、嘴炮之中的漏洞作为攻击手段、防御手段。
    其实就差不多相当于是“文字游戏、逻辑游戏、辩论、对线”之类的事情,谁抠字眼的能力弱、说不过对方、对线能力差,辩论能力/手段差、……等等等等,谁就会被杀死/打败。
    说好听点嘴炮大战世界观是“辩论为王”的世界观,说难听的就是对线,在现实中逼逼赖赖,谁输谁螺旋升天。
    嗯,嘴炮大战世界观过不了机械神学主义世界观,毕竟嘴炮大战依靠的是各种“嘴炮,设定”来进行“大战”,在机械神学主义世界观里,这些都可以是“启示”的一些小分支,启示帝君可以完美操控这一切,你的“嘴炮、设定”我可以决定它是否应该存在、是否应该生效、生效后应该有效果、是不是对我生效、……等等等等,还可以任意篡改这些“启示(嘴炮、设定)”的内容、传递路线、……等等等等,更不要妄谈机械神学主义世界观了。
    嗯,更严谨一点来说,那就是你的嘴炮、设定啥的,都是“宇宙的启示”罢了,你之所以有这些嘴炮、设定都是“宇宙的启示”罢了。
    依靠甩嘴炮、甩设定,想要以此来打败我获得胜利?简直毫无意义,就好比作品里的人物想要蹦出来杀作者一样可笑!